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,徐立清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配资公司配资网站,一直坚持任人唯亲、公道正派的原则办事。工作中他对自己要求很严,曾三次主动放弃晋升的机会,这在军中被传作佳话,很多熟悉他的人都对他十分钦佩。
他最反对的,就是任人唯亲、办事不按原则走的人。常有熟人来找他帮忙调动工作,他都坚持按组织原则办事,拒绝走后门。
他的老战友袁学凯,曾经被他批评过,起初听了之后心里有些不快。
袁学凯和徐立清都来自红四方面军,抗日战争时两人在129师任职,解放战争时又都在西北野战军任职。真正有交集的是解放战争时期,徐立清担任6军政委,袁学凯是副军长。两人共同带领部队,在西北战场打出了春季攻势,解放了西安、兰州和河西走廊一带。
展开剩余61%建国初期,石家庄成立高级步兵学校,领导找徐立清谈话,想把他调去石家庄任职。徐立清当时在总干部部担任副部长,主管干部的任免事务。他对对方说了一句话:你还是去西北去吧,那里需要你。这里的“西北”并非随便安排,而是结合他的经历与能力来考虑的结果。
徐立清为什么要把这位老战友“分配”到西北?不难理解:西北的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,相比内地确实要艰苦一些。若有人愿意去西北工作,首长当然会考虑让合适的人去,毕竟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一直在西北作战。
也正因为如此,徐立清也认为袁学凯是从西北走出的一名将领,熟悉那里的环境和部队,工作起来会更容易上手,更适应。因此,他向上级作了汇报,希望让袁学凯去西北工作。
然而,当袁学凯得知自己不能去石家庄步兵学校的消息时,非常不高兴。他不愿意去西北,一是身体状况不太好,二是对那里不熟悉,心里觉得很不公平。于是他愤愤地对徐立清说:“我这么信任你,为什么偏偏把我弄到西北去,这样不公平。”
徐立清看他有情绪,便耐心安抚,并提出再好好谈谈。两人坐下来促膝长谈,徐立清十分严肃地说:“你英勇杀敌,经过战火的考验,不争名利。现在胜利在望,你却对分配讲价钱,你真的合格吗?”
袁学凯听后心里明白了,表示心服口服,愿意服从安排。此后,他在大西北地区继续担任要职,先后出任西北军区空军参谋长、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务,继续在西北战场和部队建设中发挥作用。
这段经历,既体现了徐立清坚持原则、从不搞人情的工作作风,也展现了他对部队人才的科学分配能力;更反映出老战友之间在关键时刻的互信与理解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